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焦波攝影作品集《俺爹俺娘》

焦波攝影作品集《俺爹俺娘》

时间:2019-08-23 06:33:38

相关推荐

焦波攝影作品集《俺爹俺娘》

焦波,人民日報海外版攝影記者,現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圖片庫藝術總監,南開大學兼職教授。1974年起開始用照相機為爹娘拍照片。1998年12月,在中國美術館為爹娘舉辦“俺爹俺娘”攝影展,焦波的爹娘為影展剪綵,被媒體譽為“感動京城,轟動全國,是近年來唯一讓人落淚的影展”。他的組照《俺爹俺娘》榮獲首屆國際民俗攝影比賽最高獎——“人類貢獻獎”大獎 。

出版的中、英、德、法 、韓等文版大型攝影畫冊和圖書“俺爹俺娘”,發行20多萬冊,在國內為同類(攝影)圖書發行量之首,在海外反響巨大。

这就是几千年古老中国辈辈传承的缩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娘,一個身高1.41米,體重71斤的弱小女人……她屬牛。

爹,長著一雙倔強眼睛的健壯男人……他屬兔。

1974年春天,我和女朋友(現在的妻子)同爹娘的自拍合影。那年爹60歲,娘62歲。這是迄今看到的爹娘最早的的照片。

這是我給爹娘拍的第一張合影,那時的爹娘一臉嚴肅。

在家鄉這條小路上,爹娘共同走了七十多年。爹娘出生在同一個村,一個村東,一個村西,結婚前誰也不認識誰。

“往上點,再往上點兒,你聽見了嗎?”

真是“越老越小孩”,看,爹娘笑得多可愛。

每到過年,娘總是坐在家門口的石頭上,盼望兒回家。

每次我離家時,總不讓娘送,娘也答應不送,但往往到了村頭,猛一回頭,娘就跟在身後……

我家住在村圍子的南門外。村圍子是清同治6年修的,如今已成斷牆殘壁。

近幾年,圍子邊的人家都到村外向陽坡上蓋起了新房,爹娘卻捨不得老屋。

按照魯中山區農民的習俗,爹娘一輩子通腿而眠。

爹幹活手指上紮了刺,娘戴上老花鏡給他挑。紮痛了,爹就嚷嚷:“你這哪里是挑刺,簡直是挖坑、刨樹根!”娘還是細聲慢語:“老了,眼花了,看不清了。”

娘六歲纏腳,指甲長成了蝸牛的樣子,爹常為他修剪。

7月4日是爹娘結婚68周年紀念日,娘給爹擦洗了全身,又給他剪腳趾甲。兩個老人要乾乾淨淨地度過這一天。

男在前,女在後,爹在任何時候都是唱“主角”。

每天窗戶一亮,爹娘便起床幹活,忙忙活活就是一天。

對爹的“旨意”,娘言聽計從,儘管有時不情願。

娘生爹的氣,病倒了,在打吊瓶的那幾日,爹又燒水,又做飯,格外勤快。

要過春節了,娘的肺氣腫病突然發了,住進醫院進行搶救,爹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整天打不起精神來。

娘生病了,爹也成了半個赤腳醫生。

娘病重了。家裏人籌畫用舊婚俗的過門儀式來為娘沖病消災。爹身纏花床

單,拉著紅綢布,在嬸子們的簇擁下一步跨過了放在門檻上的馬鞍。他喜滋

滋地對娘說:“門檻我邁過去了,馬鞍我跨過去了,你的病很快就會好了。

爹假說試試娘發不發燒,其實...在娘病危的時候,爹用这种最前衛的方式表達了對娘的愛!

正月十五娘病重,肺氣腫、房顫、肺腦以及帶狀皰疹折磨得她失去了理智。爹執意要把她接回家:“我伺候她幾天,即使她走了我心裏也好受。”

正月十八,娘病危,醫生說娘再有2個小時就要走了,家裏人趕忙給她穿上壽衣、搭好靈床,鄰居也趕來為她送行。第二天,娘又慢慢醒過來了。

娘的病稍有好轉,爹迫不及待到醫院探望,一進門就直抹眼淚。

“咱倆結婚68年,這可是頭一回不在一塊兒過年啊!”爹邊哭邊說。

清明(4月5日)過後,春暖花開的時候,娘的病慢慢好轉。五月初,竟神奇般地站了起來,出院回到了家。

爹喜歡這張照片。人在病重時,全家人都悲戚戚的,病好了,看看這張照片又讓人樂,這叫“悲喜相生” 。

病好了,他們還是閒不住,又下地幹活了。爹常說,你娘的小腳走不快。

可每次走著走著,爹又落在娘的身後。

在田裏剜穀苗的老娘,像立在天地之間的一尊雕像。

手握鋤頭的老爹,像一座鐵塔。

天怪熱的,爹娘關上大門在院子裏搓澡。娘給爹搓完脊樑,爹又給娘搓。娘說:“你爹給俺搓背是近些年的事,年輕時他才不幹呢!”

爹是木匠,一輩子這樣默契合作的場景不少。

爹摔斷了股骨,但還是那倔脾氣,吃飯還是不讓人喂。

過年了,一家人團團圓圓,又殺雞又宰羊,娘忙裏忙外,卻說:“怎麼累都值得啊!”

剜點野菜給孩子們換換口味。她說:“早年缺糧食用野菜填肚子,現今吃野菜是嘗新鮮了 。”

爹和外甥在責任田裏播種穀子和高梁。山區播種還是用耩子,扶耬可是技術活,一邊走一邊搖動耬把,用搖動的快慢來控制下種的多少。這種活,爹不放心讓年輕人幹,還時不時地“老將出馬”。

“娘,還下地嗎?”“去!人活著不幹活幹啥!”這一年,娘已84歲了。

秋天,把成熟的葫蘆摘下來,中間鋸開成為兩半,再放到鍋裏煮一煮,葫蘆

瓤是一道極好的菜,而葫蘆瓢用作盛水的勺,又經濟,又比買的鐵勺好使。

家裏剛安上電話,爹娘就想打一個試試。爹撥號碼,娘拿耳機聽。“咋沒聲呢?”娘直埋怨爹不會撥號碼。

爹娘整理一下相框裏的子孫們的照片,也算過個“團圓”年吧!

“老姥爺,你往那個門掃,我往這個門掃,看誰掃得快!”重外孫女晶晶和爹比賽掃雪。

爹是書迷,一有空就看書看報,看到新鮮事,就出去講給老夥計們聽。報

刊上每當發表我的作品,爹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後,再講給娘聽。

爺一輩子沒上過泰山,爹抱著爺爺的畫像爬上泰山極頂。

娘說:“小心點,你小心點嘛。”一生扶持,還是老夫老妻。

一起生活了幾十年,隔著廊柱歇息,動作、神情都快一致了!

這株漢柏相傳是漢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1)封泰山時栽植的,已生長了兩千多年了,稱為“漢柏第一”。爹娘圍著樹看了又看。

手挽著手,爹娘來到天安門。

爹娘爬上了泰山極頂,碰上了一對青春戀人……

不到長城非好漢,咱登上長城,也成好漢啦!”爹對娘說。

一對來自加拿大的夫婦看到爹娘雙雙攜手登上長城,羡慕不已。

爹娘說,坐在地鐵裏啥都好,就是弄不清東南西北。

本來給孩子們買的“小電影”爹娘倒先瞧上了。

娘85歲大壽,我和姐姐們又給她買了一個大號帶“壽”字的生日蛋糕,還插上了花花綠綠的生日蠟燭。孫男弟女們圍在一起,拍著巴掌唱了一遍外國歌曲《生日快樂》,然後讓娘吹滅蠟燭。娘把嘴湊到蠟燭前,吹了幾次都吹不滅,還是大夥圍上去才吹滅了。娘又念叨起來:“唉,俺這張嘴火能吹著,燈能吹滅,今天咋就吹不滅這幾根蠟燭呢?老了,沒牙了,嘴漏風!”

我兒子考上了北大研究生。臨走時,娘拉著孫子的手,囑咐了一遍又一遍。

這是全家第一張合影。爹娘生了8個兒女,死了4個,剩下我和傻子大哥,還有兩個姐姐。大哥始終是爹娘最牽掛的。

村裏和娘一般大的老太太都是小腳。比她們年輕十幾歲的都放過腳,成為不大不小的“解放腳”,當地也叫“扁地瓜腳”。娘說:“俺6 歲就纏腳,想放也放不開了。”

田裏勞動的娘和照相的我 。

爹深情地拉著娘的手,念了一句戲詞:“咱手把手兒把話拉……”

爹娘結婚70周年這一天,到北京遊覽,這是他們第一次坐飛機。娘有些緊張,緊握著爹的手不放。

娘說:“俺這麼大歲數了,咋還能穿這樣豔紅的衣服呢?”“實在好看,實在好看。挺像當年結婚時你穿的那件啊!”爹說。

“娘,你抱了我一輩子啦,我也抱抱你吧!”在故宮,我把娘抱了起來。妻子夏立群搶拍了這個鏡頭。(1996年)

爹娘一天天變老,我捨不得爹娘走,我要用照相機把爹娘留住。留住他們的生活瞬間,也就留住了活生生的爹娘。

90歲大壽那天,我給爹娘拍了這張合影。沒想到,這竟是他們最後一張合影。

2002年春节,我为全村乡亲拍了这张全村福。爹娘(前排中)是村里最年长的一对老人。

爹已經去世了,就從娘的病房前送走的,雖說沒有人告訴娘,但那一瞬間娘仿佛知道了什麼……後來家人告訴娘說爹去了北京療養,娘只是偶爾問一句“他在那邊好嗎?”就很安靜的看著床單……說不下去了…

焦波,用他的照相機,做了一件讓每個為人子女者震撼的事情——他永遠留住了自己的父母。當他把自己父母一生的音容相貌展現在中國美術館,媒體評論:“感動京城,轟動全國”“是近年來惟一讓人落淚的影展”,幾十萬觀眾哭了。每個人,透過照片,都能看到自己父母顫微的身影,看到一種無言的震撼。在這個紛雜重利的社會裏,能讓如此眾多的人集體潸然淚下,是多麼地讓人慨歎!

以上资料来自互联网(焦波摄影并图片配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