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普法动态」七五普法巡礼二(落实普法责任篇)

「普法动态」七五普法巡礼二(落实普法责任篇)

时间:2023-10-13 02:17:03

相关推荐

「普法动态」七五普法巡礼二(落实普法责任篇)

做好护法卫士 争当普法先锋

——海西州人民检察院

自全州“谁执法谁普法”示范点活动启动以来,州检察院作为示范点之一,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内设部门积极联动,认真组织、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创建载体,凸显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元素,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落细普法责任,示范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系统内部学法 ,提升公正司法能力

全州各级检查机关认真梳理普法责任清单,在单位门户网站晒单亮责,积极落实省、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修订完善《海西州检察院科级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把学法用法和考试情况作为干警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以来,对新提任的27名干警进行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举办法治讲座30场,700余人次受教。安排干警参加高检院、省检察院和州有关部门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600余人次,促进了干警法律知识水平和执法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释法说理,扛起普法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落实检察环节普法责任制,建立并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检察法律文书说理工作。全州检察系统把以案释法贯穿于刑事检察办案全过程,充分利用告知、讯问、询问、庭审、申诉等各个办案环节,对当事人及其家属开展法律宣传、政策解释、思想疏导等工作。通过法律文书的充分双向说理,让各方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充分了解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检察机关作出决定的法律依据。近年来,州检察院紧紧围绕维护公益进行全方位释法说理,整合检力,成立公益诉讼专项宣传小组,深入农牧区、矿山企业、街道社区,通过典型案例释法等形式,积极推动“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服务美丽青海建设”“保障千万户舌尖上的安全”等专项活动顺利开展,有效促进了依法行政,维护了公共利益,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近三年来,筛选上报检察理论调研文章、经验体会、案例分析等89篇。

三、多措力推法治进校园,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州两级院均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任副组长的青少年维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青少年维权岗,由刑事检察部门具体承担日常工作。全州各院有31名检察官担任当地各中、小学法治辅导员,法治副校长等职务,深入开展“检察长法治进校园”“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再出发——走进三区三州”等宣传活动,为我州青少年维权工作形成合力,奠定了基础。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实效,自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开展以来,作为海西州人民检察院未检办主任的张丽莉同志立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抓手,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校、不同性别学生需求因人施策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张丽莉进学校、进幼儿园开展巡讲10余次,受众人数2000余人;指导全州开展巡讲50余次,受众人数1万余人。争取学校支持,与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签订检校共建协议书,完善共建方式,丰富共建内容。由于工作成绩突出,7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以来,全州共组织送法进校园活动120余次,受教育学生逾万人次。还通过主题班会、法治情景剧表演、典型案例宣讲、疫情防控和法治宣传“云”普法、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校园建设宣传月活动”等普法宣传活动,起到了法治宣传、警示教育和预防犯罪的三重效果。

四、强化法律监督职责,服务保障“三大攻坚”

全州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和“双赢多赢共赢”的法律监督理念,重点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损害民生重大案件履行监督职责,依法提起全省首例行政公益诉讼和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开创了全省公益诉讼的先河,起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宣传效果。

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依法治理。 一是服务保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等活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依法惩治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至今,起诉金融诈骗案件20件21人,侵犯知识产权案2件5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89件154人,扰乱市场秩序案49件105人。二是服务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贯彻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积极践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服务保障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对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力度,开展“协助解决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至今,办理涉农民工讨薪案件45件,为农民工追回欠薪57.6万元。把司法救助工作融入精准脱贫攻坚战,对32名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实施司法救助,已发放救助资金92.29万元。

五、增强便民利民意识,力促普法取得实效

充分发挥 “12309检察服务中心”集案件受理、控申接访、赔偿救助、法律咨询、案件信息公开、律师阅卷、辩护和代理网上预约等检察服务功能,为群众和案件当事人、代理人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以司法公开与司法便民相结合,深化“阳光检务”。以来,共公开法律文书2779份、案件程序性信息5610条,发布重要案件信息2481条。通过检察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检察工作信息2578条,实现了“网上公开到掌上公开”。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结合“12·4全国宪法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服务,开展专题普法宣传。邀请社会各届人士走进检察机关,加强互动交流,通过主题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增进群众对检察制度、检察工作及特定领域法律法规的了解。

六、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引领示范带动

以“整体环境优美、法治元素鲜明、富有地方特色”为建设原则,,争取500余万元资金,建成955平米的海西州检察院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基地开放以来,共接待培训和参观的机关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小学生80余场7000余人次,为促进全州各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投入98.79万元,建成3000多平米的机关办公楼法治文化长廊,依托办公大厅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区域固定电子显示屏,设置书架等凸显检察职能特色的法治阵地,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同时建成260平米的职工书屋、电子图书阅览室、瀚海书院、党员活动室和道德讲堂,图书室藏有6600余册法律、检察业务和综合类书籍,充实丰富了干警的学习阵地。拍摄的法律题材微电影《关爱》获“柴达木杯”民族团结原创微电影大赛进步奖。

来源:海西州普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