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开头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开头

时间:2019-07-31 11:15:01

相关推荐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开头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自古以来,她的守卫者和建造者们殚精竭虑、不辞劳苦,为我们留下了一道壮丽的人类文明建筑,成为中华民族始终崇尚民族精神的象征。

长城的悠久历史留下了金戈铁马的壮丽传说,也留下了无数人的痕迹。长城经历了二十多个国王朝的兴衰,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矗立在中华大地上,成为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她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和往来的通道,她链接了古代东西方的贸易商人、战士和文化交流者,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长城和城墙的建造,遵循了科学的设计和建筑技术。它由城墙、军事设施、烽火台、堡垒等多种形式形成,厚度上达到10米,高度达10多米,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城墙最加严密的一种。

而凭借其宏伟的规模和壮丽的景象,长城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前来参观。大量的人们,纷至沓来,我也不例外。

在我看来,长城并不仅仅是古代军事设施,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象征。因此,每一位长城的守卫者都是一位“长城勇士”,既要具有极高的军事素质和战斗能力,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格和塑造事业的勇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城经历了风风雨雨,仍然屹立不倒,永不磨灭。她的成功,源于她既有那种奋斗到底不屈不挠的斗志,又有那份舍我其谁的赤胆忠心。

站在长城上,迎风而立,我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庄严感和自豪感,也能体会到古人历尽艰难险阻,在长城上与敌人周旋斗争的艰辛;而今天,我们站在这座古老的城墙上,崇拜和想念长江老师披荆斩棘的奋斗精神,感受那份崇高和自豪!

“一去紫塞连陵拥,又闻子规啼数声。”唐朝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这样一句话,长城的威容千古不变,也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和感悟。站在长城上,我们或许可以深刻感悟到勇士的荣耀、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坚守岗位的意义、让我们珍爱和尊重历史、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对长城有一份深切的情感和责任感。

总而言之,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和瑰宝,她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荣耀,也是历史文化的宝库和闪耀的艺术之光。保护好长城,重视和发扬长城的精神,努力创建长城文化,使其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这座长城代表着我们的辉煌、我们的自豪、我们的美好未来。

长城优秀作文500字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长城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的建造历时千年,其伟大的工程造就了一个中华文明的辉煌时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探讨长城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长城都起过防御战略的作用,保卫着中华民族的安全和繁荣。长城的不断修建和扩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都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记载。现在,长城已成为了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除了其历史和战略价值,长城还蕴含着友好、和平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内涵。长城是连接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区的友好桥梁,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交融和融合。在长城上,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起,分享文化、交流思想,并互相学习和理解。这样的友好氛围,正是跨越文化和国界的桥梁,让各国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遗产。

长城的精神内涵也是现代社会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顽强不屈、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矢志不渝——这些长城精神也应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在挫折面前,我们应该像那些为修建长城不畏艰险的古人一样,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在重大事件面前,我们应该像古代建设长城需要众人团结协作一样,积极协作并互相支持。这样的精神内涵,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也激励我们做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们需要探究和发掘的重要文化瑰宝。它不仅代表着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承载了跨国界、跨文化和跨民族的友好和平的含义。随着世界的进步,长城的价值和意义也变得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内涵——长城的精神内涵更需要被发掘和传承,在当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

长城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是广泛且显著的,它超越了一道巍峨的城墙,成为了象征中华民族团结、坚韧和创造力的标志,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将来的日子里,长城将继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将更多的历史、文化和友谊留给世界的人们。

总结:长城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仅蕴含着友好、和平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内涵,也承载了跨国界、跨文化和跨民族的友好和平的含义。长城的内涵和学问,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发掘和传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