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500字范文 >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回忆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回忆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时间:2020-04-10 11:10:45

相关推荐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回忆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一8岁女儿坐在沙发上看书时,母亲递给她一根黄瓜,并对她说:请用五感法描述一下这根黄瓜,随后待女儿用五感法描述完黄瓜的不同特色后,网友直呼:一根黄瓜通过五感法,竟然写出了500多字的一篇长作文,真是太厉害了。

一8岁小女孩坐在沙发上看书时,母亲递给她一根黄瓜,并问她:“心心,你看这个是什么?”。

女儿一边从母亲手中接过黄瓜,一边回母亲:“这是一根黄瓜”。

母亲听后对女儿说:“请用视觉描述一下这根黄瓜”。

女儿听后用眼睛盯着手里拿的黄瓜,并嘴巴里开口对母亲说:“黄瓜穿着翠绿色的衣服,全身长布满了小刺,像小刺猬一样”。

母亲听后又对女儿说:“请用触觉来描述这根黄瓜”。

女儿左手拿着黄瓜,右手轻轻抚摸着黄瓜开口说道:“用手轻轻一摸黄瓜,刺很扎手,满身的疙瘩凸凹不平,像鳄鱼的皮”。

母亲:“再用听觉描述这根黄瓜”。

女儿:“啪的一声掰断,露出嫩绿色的果肉”。

母亲:“嗅觉”。

女儿:“凑近一闻,一股淡清香的果香扑鼻而来,让人直流口水”。

母亲:“味觉”。

女儿:“忍不住咬上一口,嘴里满满的果肉,清甜种不失爽口,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待女儿按照母亲的要求,分别用五感法描述了一番黄瓜的不同特色后,母亲一脸高兴地对女儿说了一句:“看来你最近的五感写作法学的很不错啊”。

女儿听后,一脸得意地给母亲说了一句:“妈妈,我的写作水平之所以能提升的这么快,多亏妈妈给我买了《五感法作文书》,当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写作文时才有了清晰度的思路和写作技巧,从而才让我慢慢地爱上写作 ,写作时才能轻松写出佳作”。

母亲听后对女儿开口说:“我给你买的这套《五感法作文书》,创造性地将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五种感官融进作文写作中,分方法技巧和素材积累,方法技巧分写景、写物、写人、写事,四种类型讲解,不同颜色标注重点句子,便于孩子学习,旁边详细地讲解了五感法的应用”。

“思维导图以五感法为架构,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素材积累写作对象旁提示相关写作要点,思维导图总结不同文章,利用五感法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独具创新性,作文素材丰富,有了这套书,写作将不再是孩子的烦恼“

”。

女儿听了母亲的讲解后,一脸欣喜地对母亲说了一句:“妈妈,你给我买的这本《五感法作文书》,确实轻松帮我解决了写作难题,让我快速地掌握了写作技巧,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所以我现在对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越来越喜欢上写作了”。

母亲听了女儿说的话后,一脸欣喜地对女儿说了一句:“那就好,看来妈妈没给你白买这本书”。#故事# #头条#

五感法作文书

小时候,

每逢国庆,

都要写一篇500字的作文或者日记,

记录国庆节快乐的场景,

赞美祖国母亲,

描述一下生活物资的丰富,

最后以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结尾。

有时候实在黔驴技穷,

为了凑字数:

描述小卖部的物质丰富

有日记本,大字本,小字本,数学本,英语本,练习本,作文本,练字本……

各种各样的本子,

其实为了凑字数。

原来过节都有片小作文等着你呢,

后来考上大学,

又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

搜肠刮肚的写事物的AB面作文,

列举事物的好处与坏处,

再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就好像八股文。

讲事实,举例论证,分析,判断,最后总结。

好多观点都是人云亦云,

也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深入思考。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取得证书。

只是个敲门砖而已。

如今

生在红旗下,

长在新时代。

金秋十月,

国庆佳节。

亲人健康,

父母不老,

国家繁荣。

好像很多父母都不太会表达感情。看到这样一个事情,女儿给母亲转账500,还发了小短文,母亲收了钱,但却没有任何回应。女儿内心就很受打击,因为不知道母亲的看法,因为其实是想要受到母亲的认可、肯定、表扬。

其实倒不必有这些担心,可能母亲心里也很高兴,但不知道说些什么,就没有回复。

我和父母在微信上也基本说不了什么话,因为总感觉隔着一个手机说煽情的话很别扭,但如果是打电话就可以表达出来一些感情。

不妨和父母打一个电话试试,或许能感受到父母最真挚的、最直接的情感。

62岁老人,双目失明,他说自己三兄弟,但赡养母亲的义务却是他一个人在履行,三兄弟家都在同一个小区,可2个弟弟却不愿与母亲见上一面,弟弟反驳说:“大哥将母亲当提款机”

邓志东今年62岁,他说自1999年至今,母亲一直与他同住,两个弟弟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就在今年5月,他就赡养母亲一事将2个弟弟告上了法庭,法院最终判决两个弟弟每人每月支付向母亲支付500元赡养费,可母亲一共只收到了400元赡养费,这让他觉得弟弟们是耍无赖,不愿意管老母亲

邓志东的母亲已经83岁高龄,由于听力下降,沟通起来较为困难,由于许久没见2个儿子,她十分想念,总会打开家的大门往外张望,就是希望能等到两个儿子上门看望她

邓志东带着母亲来到二弟家门口,可不管如何敲门,屋内都没人回应,邓志东表示此时家中一定有人,只是不想开门

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邓志东的二弟媳,她表示婆婆的赡养费是按季度支付的,他们并未赖账,随后便挂断了电话,不愿多说一句

为了了解更多的真相,邓志东带着记者找到了小弟媳,一见面她就表示大哥经常带着婆婆上门闹事,给外界营造他孤苦孝顺的假像,对于这样的行为她早已司空见惯,她抱怨婆婆不明事理,只会听大哥的摆布,丝毫不考虑其他儿子的感受

小弟媳表示他们并非不孝,他们曾多次要接母亲过来同住,可都被大哥拒绝了,在她看来大哥就是无理取闹,让大家都不得安宁

邓志东患上了病毒性脑膜炎,导致双目失明,曾经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但自从双目失明后处处受到奚落,就连妻子也离他而去,从之前的体面风光,到如今的狼狈沧桑,极大的落差让他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1993年邓家父亲因食道癌去世,1999年邓志东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中,这一照顾就是,

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拿出一段视频,邓志东的两个弟弟的确将第一季度的赡养费如数交到了母亲手里,但他不清楚第二季度赡养费的情况

邓志东说第二季度的赡养费两个弟弟已经逾期很久了,说完他气呼呼地回到家中,拿出一份协议,他愤愤不平地说他被迫签订了一份“不平等条约”,协议规定母亲由他一人照顾到老,母亲百年之后征收所得指标房由他继承,而征收款则由2个弟弟继承,可如今2个弟弟不按时支付赡养费,他无法继续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

邻居表示邓家二儿子和小儿子并非邓志东口中的“不孝子”,反而是邓志东仗着自己是残疾人就肆无忌惮 频频闹事

随后,记者单独约见了邓家二弟和小弟,他们表示大哥为老不尊,经常在外散播谣言,为的就是破坏他们的名声,而且大哥也并非真孝顺,照顾母亲其实是另有目的

两个儿媳透露在三个儿子中,婆婆一直偏心大哥,多年来大哥与婆婆同住美其名曰为赡养,实则是大哥把母亲当“提款机”,母亲每月退休金有2000多,全都被大哥拿走了,现在大哥独自照顾婆婆是因为分家协议上只有将婆婆养老送终后,大哥才能得到婆婆名下的那套指标房

小弟说大哥未残疾时,就是个性情暴躁的人,经常动手打人,而大哥口中的不平等条约就是大哥本人主动提出要签订的

随后双方调解,邓志东是那份协议对他百害无一利,协议要求他独自赡养母亲到老,才能得到母亲的指标房,如今他希望三兄弟能重新签订一份协议

经过多方调解,邓家兄弟的风波总算得以平息,很多亲兄弟之间不能化解矛盾,根本原因都太在乎颜面,年长的会觉得自己是大哥,不能放下姿态去找弟弟

其实邓家的三个儿子都没有不赡养母亲,只是兄弟间的矛盾导致了赡养危急,如果双方都能换位思考,那么这些隔阂就会烟消云散了

66岁老父亲,临终前写下遗嘱,让未婚的儿子,为相伴25年的继母养老送终,房子住到百年后。谁料,父亲过世四年后,儿子却对继母说:“我拿出5万元,让你在我家地基上重建房子。”

,66岁的老冯在病危时,实在放心不下陪伴自己25年的老伴苏凤,担心她将来会变得无家可归。于是,他将自己唯一的儿子小冯叫来床边,对他千叮咛万嘱咐。

他拉着儿子的手说:“我快不行了,我唯一放心不下的除了你,还有你继母。我走了以后,你必须赡养好她,为她养老送终。”

小冯含泪点头,同意了父亲的最后请求,为了怕儿子心口不一,又让他叫来大队村支书。当着村支书的面,老冯亲笔书写下一份遗嘱,内容是:老伴可以继续在这栋房子里,居住到百年后。

29年前,老冯和妻子发生激烈争执后,年轻气盛的他,忍不住动用肢体语言。妻子在一怒之下,丢下一儿两女离家出走,从此变得渺无音信。

老冯的儿子才年仅5岁,需要个女人来帮着打理家里。相距不到500米的女邻居苏凤,其丈夫懒惰成性,除了打牌就是喝酒。看见老冯的日子艰难,她向丈夫提出了离婚,直接搬到老冯家居住。

由于老冯的妻子是离家出走的,他无法给苏凤瑜一个名份。老冯的脾气十分暴躁,对自己3个子女要求十分严格。或许出于内疚,老冯唯独在苏凤面前没有脾气,对她温柔呵护。

苏凤对老冯心存感激,待继子继女们不错视若己出,还尽心照顾瘫痪在床的老冯母亲。

,老冯和苏凤将多年积攒下来的钱,修建起一栋两层小楼,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房子是两人共同修建的,但如今,继子小冯却让她,一个人在屋前单独搭灶台做饭吃。

见母亲受到欺负,苏凤的女儿们看不下去了,二女儿找到《寻情记》栏目组,希望小冯不要这样对待母亲,毕竟母亲也尽心尽力伺候过继父25年。

记者来到冯家,35岁的小冯是位彬彬有礼的男人。自始自终,他都显得温和从容,完全看不出他是那么狠心的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冯苦笑着说:“有句古话讲: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意思就是鸠占雀巢。有些人在别人的房子里住久了,会理所当然地认定为自己的。她实在太让我伤心了,每次做饭只做自己的。”

在小冯眼中,继母是个很自私的人,父亲过世后,他一直在外地打工,很少和继母住一起。继母中风时,他端茶送水伺候过一段时间,去年继母过生日时,他还发过1000元红包给继母。

近一年来,受疫情影响,小冯只得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乡下居住。让他气愤的是,家中成了半个垃圾堆,东西摆得四处都是,臭味扑鼻而来。自然继母的行为,让在城里待习惯的他,接受不了。

对继母小冯开始有了怨言,恰好这时,和他网恋了一年的女友,要赶来老家试探他家条件。

小冯心花怒放,眼看快有个现实中的女友了,没想到,对方却因为居住环境打起退堂鼓,恋爱关系彻底成了泡影。

提到这里,小冯指责继母说:“你不讲卫生,把我家弄成这样,看来你是存心想让我打光棍,讨不到老婆。我结不到婚,房子就成为你女儿的,你和我家是邻居,谁知道是不是你赶走我母亲的?”

苏凤的二女儿反驳说:“你凭什么这么对待我母亲?她在你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你母亲自己离开家的,她有抑郁症。当年,我母亲没管过自己三个女儿,反而来这里抚养你们三姊妹。”

其实,让小冯耿耿于怀的是,自己母亲的离家出走,他认定是苏凤在中间“插足”,导致母亲才患上抑郁症,最终抛下了子女。他想弥补对母亲的亏欠,更担心哪天母亲想念他,重新回家。

如今,小冯纠结万分,如果母亲回家,看到自己和继母住在一起又会怎么想?因此,他才提出让继母住回自己老家,不再与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以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尴尬。

苏凤二女儿告诉记者,自己三姊妹都嫁在城里,都想将母亲接去城里住。可母亲很固执,她说这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已经亏欠自己的女儿们了,现在,她要在乡下陪着老冯,死后也要合葬一起。

二女儿曾对小冯提议过,如果嫌弃自己母亲的生活习惯不好,能不能在大门旁边开一道小门,各住各的互不干扰。

不料,遭到小冯的拒绝,他扬言:“谁取我一块砖,就要赔我金砖。”

最终,苏凤希望由小冯出钱,让自己在冯家的地基上建房子。听完继母的要求,小冯毫不犹豫地答应出5万元,他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结束这场恩怨,不过,以后他还是会过去照顾继母。

当着村支书的面,小冯给苏凤转账5万元,村支书撕毁了那张老冯留下的遗嘱。苏凤哭着来到老冯的坟前,她只想静静地陪着老伴。

对于继母来说,亲情无价,继子这么做,无疑是伤了她的心。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她遇到了老冯,如同一个溺水的人,想抓住救命的稻草。

虽然“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不想说小冯这么做,是不是违背了父亲的嘱托?父亲才离世四年,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后妈难当,继子更难当,愿他们能真正打开心结,接纳包容彼此。

做人在任何时候要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切勿做没有良心的人。#冬日生活打卡季##情感点评大赏#

如此治病救人,这样感恩回报![赞][玫瑰][福][呲牙][撒花][给力]

光明网光明网官方账号

90岁母亲新冠康复出院,儿子给医院送去了500多斤的“年猪”……

#我的每日心情日记#

今天看着妈妈内心有些难过,妈妈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了,腿脚也不方便了,走路一拐一拐,一步一挪的,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能下地犁田,背一百斤重物不喘气的妈妈。

作为母亲,她太累太辛苦了。

作为儿女,我太无能了,读了四年大学,最后成了全职妈妈,家庭主妇,导致了我每个月想给我妈500元都办不到,每每婚姻不顺还要让她也跟着心烦。

人总是这样,找工作不顺,于是想借由婚姻来摆脱逆境,其实不过是从一个泥坑跳进了另一个泥坑而已。

人生的坎,是不是跳不过去,就永远在那,就像结婚前我的坎是工作,没有稳定的工作,是我的弱点。结婚后没有工作,也是我的短板,是婆家人可以攻击的弱点。

找工作是我人生中的噩梦,有一段时间我四处碰壁,找不到任何工作,一度处于颓废中。

我毕业以来都在从事代课老师这一职业,在幼儿园干了一年,一个月一千。在小学当英语老师,每月800,在职校按课时总算是正常一点,每月2000。

一个母亲卖了房子五百多万

全部裸捐了,女儿上学贷款失联

这是大爱不顾小家吗

还是曾国潘式的儿孙若如我

留钱有何用,儿孙不如我留钱有何用

这还是极个别的,不是凡人

一般凡人根本做不到,你们怎么看?

“因戴弟弟的帽子被亲生母亲毒打?这已经不是家务事了……”,四川攀枝花,一位23岁的女孩晒视频称,自己因为戴弟弟帽子被妈妈打了,视频中,女孩脸上红肿不堪,全是妈妈拿指甲掐的伤口。

在视频中,女孩流着眼泪表示,自己跟弟弟关系挺好的,妈妈甚至说不出打我的理由,女孩称特别羡慕父母恩爱的家庭,这种原生家庭的痛,真的太难熬。

这件事情引发网友热议,之后有自称是该女子的网友发文表示,需要向大家说明3个问题 1家里没有重男轻女2不是后妈是亲妈3大四在读但没有在四川大学……

(素材来源于椒点视频,笔者稍作整理)

#攀枝花头条# #我与宪法40年#

对于母亲的行为,很多网友表示不理解,觉得不可理喻,有人说,妈妈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因为姐姐戴弟弟帽子就打姐姐,太无情了,怎么下得去手,是亲妈吗?不可理喻,也有网友表示这可能跟当地的习俗相关,以前家里男孩的,衣服、帽子还有鞋是不让女人随意穿戴的,如果男孩的被女人穿过之后,会给这个男孩带来霉运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即使当地确实有这样的传统习俗,首先不说这种习惯是否属于陋俗,女儿做的不对的地方,身为母亲对女儿进行批评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引导更为适宜,下如此狠的手,打的女儿怀疑人生显然就不合适了。

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讲,母亲对女儿如此下狠手,脸上打的红肿不止,不仅伤害女儿的心灵,其实也造成了实际损害,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家暴行为了,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那么,被打女子母亲的行为该如何处罚呢?

实际上,母亲不分青红皂白打的女儿眼部红肿不已,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故意伤害行为了,轻则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之规定,属于治安违法行为;如果将人打至轻伤,则触犯《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处10-15日拘留,并处500-1000元罚款。

具体到本案,从女子发的视频来看,母亲下手其实很重的,用指甲直接掐脸,并且红肿不止,情节非常恶劣。也就是说,如果女儿选择报警的话,警方介入调查,并且经鉴定达到轻伤的,应当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如果未达到轻伤,就是简单的治安违法行为,可以治安处罚,甚至可以处以15天拘留的顶格处罚。

第二,母亲打女儿,这是典型的家暴行为,也有可能上升到刑事犯罪,比如说,构成虐待罪。

其实,很多网友疑惑,家暴不是夫妻之间才算吗?公公打儿媳也是家暴吗?其实不然!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家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暴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等。

可以看出,这里的家暴实施主体,不仅仅是丈夫和妻子,而是全部家庭成员。父母对子女家暴、公公对儿媳家暴,都是家暴的范畴。

实际上,家暴并非“家务事”,而是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对于频繁家暴,且情形严重的,还涉嫌虐待罪,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偶然的家暴行为,造成被家暴人轻伤的,则构成故意伤害罪。

第三,现实生活中,该如何避免类似的家庭暴力行为?

对此,很多网友为该女子提出建议,比如说有人表示女子已经20多岁了,应该可以自食其力,既然母亲如此打骂,还不如早打离开家庭,独自在外生活。还有网友表示,目前彼此反映的情况只是单方陈述,事实如何有待调查,如果存在家暴行为的,应该向当地妇联等有关单位求助,而不是通过网络发视频这种方式。

其实,对于家暴行为,我国法律层面予以明确否定。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那么,该如何防止家庭暴力?

该法律同时规定,可以加强宣传教育。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反家庭暴力意识;再如,开展培训工作。妇联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健全心理咨询、家庭关系等指导工作。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面对家暴,必须零容忍。果断报警,及时止损。

对此,您认为母亲不分青红皂白打女儿有没有涉嫌违法犯罪呢?是否应该处罚?该怎么处罚呢?

#女孩称因戴弟弟帽子被母亲毒打# #攀枝花头条# #我与宪法40年#

对此,您怎么看?下方评论区等候您的高见。

————————————————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何律普法 ,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23岁女孩因戴了弟弟帽子被母亲打,脸上全是指甲掐的伤口 - 23岁女孩因戴了弟弟帽子被母亲打,脸上全是指甲掐的伤口 - 今日头条

90岁的母亲阳了。

母亲阳十多天了,四天前住院,一直在输液,主要是不能吃饭。

我在500公里外的床上躺着,养着阳,还养着摔倒后的腿伤。

不能回老家侍奉母亲床前床后,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

人这一生有很多次无奈的事情纠结着。

心里很难受,只能来这说说,发泄一下。

先生五年前离开了,无私爱我的人也就是母亲了。

如今我在无人的角落里舔舐着很难愈合的伤口,祈祷着母亲你一定要挺过来哦。

#生机大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